欢迎访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官方网站!
时间:2025-06-28 11:09:23
每年6月5日是联合国设立的“打击非法、不报告、不管制(IUU)捕捞国际日”,旨在提高全球对IUU捕捞的认识,并推动各国采取行动,共同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6月5日也是《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作为国际条约正式生效的日子,因此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非法捕捞相关话题,我国于2025年4月16日正式加入了该协定,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捕捞工作力度。为了让大众更深入了解全球打击IUU捕捞制度体系的形成、发展与规则,了解我国打击非法捕捞的经验和做法,特邀请有关专家就大家关注的问题答疑解惑,敬请关注。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打击IUU捕捞的职责
卢洁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RFMO)是由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建立的区域性渔业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养护和管理特定海域或特定鱼种(尤其是高度洄游或跨界鱼种)的渔业资源及其他海洋资源,已成为当前全球公海渔业管理的主要机制。RFMO通过评估渔业资源状况、打击IUU捕捞、减少兼捕等方式,促进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及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系统。其主要职能包括开展科学研究和评估、制定养护管理措施、实施捕捞活动监管、加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促进国际合作和争端解决等。
RFMO在打击IUU捕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IUU渔船名单是各RFMO用于打击IUU捕捞最直接、有力的措施之一。IUU渔船名单是经各RFMO确认从事IUU捕捞活动的渔船名录,用于追踪并对涉案渔船实施制裁,以此预防、制止和消除IUU捕捞活动。目前,共有13个RFMO实施了IUU渔船名单制度,建立了系统的IUU渔船名单制定机制,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1)提交证据:由RFMO成员提交涉嫌IUU捕捞的证据和信息;
2)起草名单:由RFMO秘书处起草初步名单草案;
3)成员确认:相关船旗国对涉事渔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并反馈;
4)审议名单:RFMO管理机构审查证据及各方意见;
5)最终确认:经协商或表决通过后,正式列入IUU渔船名单并公示。
同时,明确IUU渔船认定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情形:未取得RFMO授权登记、超额捕捞、未按要求报告渔获、使用违规渔具渔法、在禁渔区或禁渔期作业,以及与其他IUU渔船进行渔获转运等严重违规行为。对被列入名单的渔船,实施统一制裁措施,包括吊销捕捞许可、禁止授权渔船与IUU渔船合作、禁止停靠港口和使用港口服务、限制渔获物进出口贸易,以及禁止船舶租赁或登记变更等,从而形成有效监管合力。
IUU渔船名单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认可,被纳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港口国措施协定》(PSMA)等国际渔业治理框架,成为全球打击IUU捕捞的重要工具和认定IUU渔船的主要依据。其核心优势在于:一是具有公信力。作为多边合作机制,RFMO的决策过程更具权威性和公正性,能够有效避免单边政治因素的影响。二是标准统一。各RFMO均遵循FAO对IUU捕捞的明确定义,并建立了严格的认定程序和定期更新名单等规范化操作流程,确保全球执行标准的一致性。三是协同效应。部分RFMO建立了IUU渔船名单自动交叉核查和名单互认机制(即某RFMO认定的IUU渔船将自动被其他RFMO列入IUU渔船名单),形成覆盖全球主要渔区的监管网络。
不仅如此,RFMO通过制定具有约束力的监测、控制和监督(MCS)措施以及执法机制,构建多层次监管和执法体系,充分发挥其成员作为船旗国、港口国和市场国等监管主体作用,并开展严格的履约评估,确保相关措施落实,有效打击IUU捕捞。其中,船旗国措施主要包括船舶登记注册、船舶许可、船位监测、渔获物转载报告、观察员计划等,旨在确保船旗国对其渔船和捕捞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港口国措施以对停靠和使用港口的渔船实施港口检查为主,旨在遏止IUU渔获物经由港口进入消费市场;市场国措施以渔获物登记制度为主,旨在提升水产品来源可追溯性。近年来,多个RFMO还相继通过了公海登临检查等执法措施,以加强对渔船在公海上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