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官方网站!
时间:2025-08-22 08:58:5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日中央财经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优化船员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实现远洋渔船“绿色、生态、规范、安全”利用国际渔业资源的目标,切实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并积极适应国际履约标准新要求,近日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主管部门和省、市远洋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投入200余万元实施的“宁泰38”首艘“远洋装备提升行业示范引领船”顺利完成改造。这标志着舟山远洋渔业旧船焕新工程正式扬帆起航,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一、产业背景与现实挑战
舟山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捕捞生产基地,也是首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辖区内拥有具备远洋捕捞资格的企业39家,各类远洋渔船730余艘,其中鱿钓渔船达500多艘,被誉为“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
受制于发展初期企业资金有限及理念相对滞后,2010年前后建造的8米—8.2米小吨位鱿钓渔船占据相当比例。这些船型空间狭小、舒适度不足,且船龄普遍已达十五六年,设备出现老化。由于现行审批政策对渔船新建在吨位、马力等方面限制严格,无法直接以大吨位、现代化船型替换,而远洋渔船的法定使用年限为30年,意味着现有存量船舶仍需长时间运行。
随着国际公约标准日益提高,以及远洋捕捞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转型的迫切需求,老旧渔船的安全性、环保性、生活条件短板愈发凸显。推进以生活设施标准化提升为抓手的改造工程,已成为补齐行业短板、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二、改造目标与总体思路
借助“宁泰38”回国坞修的契机,浙江省及舟山市行业协会与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改造提升工作小组,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项目以《浙江省海洋捕捞渔船提标建造指南》团体标准为依据,参照欧盟卫生注册标准,结合远洋鱿钓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从“安全、环保、生态、智慧、美观、舒适”六大维度出发,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可行性原则,形成了20项具体改进计划,并逐一优化落实。
改造方案涵盖八大重点领域——安全防护、设施卫生、作业环境、生活条件、渔获保鲜、污染防控、智慧升级和船员工装,为浙江省远洋渔业旧船改造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范本。
三、八大领域改造亮点
(一)安全防护全覆盖
对机器运转部件、热表面及其他危险部位全部增设防护措施;机舱与鱼舱加装舱底水位报警装置;全船监控系统升级为16个摄像头,较行业普遍水平增加8个,实现甲板、机舱、驾驶台、通道、餐厅等区域无死角监控;救生与消防设备位置全部加贴明显标识,并对灭火器支架进行固定;应急演练布置表细化到岗位,张贴于船员床头;全船配备救生衣和便携工作救生衣,并优化舱室储物设计以提升救生装备收纳便利性。
(二)卫生条件提标升级
厨房全面更换不锈钢面板及餐具,设定固定摆放位置,新增消毒柜及三台豆芽机,补充海上自产绿色蔬菜供应;卫生间改为水冲式蹲便器,并增设防滑与排水设施,围壁与顶板采用易清洁的不锈钢防水材料;全船配备高性能海水淡化装置及净水器,提升饮用水质量。
(三)作业区规范化管理
驾驶台仪器布局优化,甲板天线安装整齐;生产甲板作业区域划分清晰、标识明确,网具存放区固定并摆放整齐;机舱设备除锈喷漆,维修工具集中管理,确保地面整洁、设备状态良好。
(四)生活区舒适化改造
船员房间更换旧木家具,新增可锁衣柜、床头灯、充电插座,并全部安装空调和电风扇;配备洗衣机,方便海上换洗;为外籍船员单独设立居住舱室,统一配备床品并张贴“中外船员一家亲”标语;餐厅更新桌椅与桌布,摆放绿植和图书报刊架,配备大屏电视、宣传画和学习视频资料,打造集用餐、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结合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的“海上幸福药素”工程,按照《渔船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船上增设医务室,配备药品冰箱,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药品清单中新增硝酸异山梨酯片、抗菌眼药水、皮肤病药膏等有效备用药,并建立药品专人管理与远程问诊机制。
(五)渔获保鲜能力显著提升
速冻间、保温鱼舱及封盖按欧盟标准翻新,最低温度可达-23℃,配备远程温控仪;更换不锈钢理鱼台与鱼盘,保障鱿鱼速冻与低温保鲜品质。
(六)环保与防污染系统优化
改造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与管线,配备塑料垃圾粉碎机,增设分类垃圾桶与回收装置;全船使用全球领先的佐敦SeaQuest Endura有机硅防污漆,防污性能较传统油漆提升20%—30%,更能有效抵御海洋生物的附着,大幅降低船体摩擦阻力,燃油消耗显著优化,更好实现碳足迹轻盈前行,将大幅延长了坞修周期。
(七)智慧化系统建设
升级通讯导航设备,推广VSTA及其他先进通导系统;安装电子渔捞日志,并在上海海洋大学支持下,试用渔获信息检测与电子可追溯系统,为渔业数据化管理和国际履约提供技术支撑。
(八)船员工装统一规范
为职务船员配备蓝色反光工作服,为普通船员配备橘黄色反光工作服,全部配有岗位和姓名标识牌,提升职业形象与船上安全辨识度。
四、成效与示范意义
据行业负责人介绍,“宁泰38”改造工程聚焦安全性能、节能减排和生活舒适度等短板领域,通过系统优化,为舟山市乃至浙江省数百艘存量远洋渔船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提供了成熟经验和生动样本。尽管项目周期紧张、任务繁重,但依托多方协作与高效执行,最终实现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本地远洋渔业在装备升级和管理创新方面的能力与潜力。
此次改造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实现全面提升,还在船员幸福感、安全保障、渔获品质、环保节能及智慧化管理等方面形成可推广的标准化方案,对加快舟山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后续规划与提升方向
在“宁泰38”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后续将开展以下工作:
1.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设施改造细节,形成更加系统化的标准体系;
2.智慧升级深化。与科研院校扩大合作,在船岸协同通信、智能避碰、鱼情分析、远程监控等领域探索应用;
3.绿色发展推广。加大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应用,全面降低远洋捕捞的碳排放强度;
4.标准化体系建设。将改造成果固化为行业标准,在舟山市乃至浙江省范围内推广,提升整体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持续推进旧船焕新工程,舟山将进一步推动远洋捕捞产业向更安全、绿色、智慧、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来源:浙江省远洋渔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