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JSON.parse(userInfo).sysUserVo.userName}}   |   退出登录
今天是:

浅析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

时间:2025-07-18 08:48:37

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等,为我们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让行业上下倍受鼓舞。特别是当前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更具深远意义,下面就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谈几点个人心得与体会。

1753058781703016730.jpg

一、为何强调“现代化远洋捕捞”而非“现代化远洋渔业”?

第一,远洋捕捞是整个远洋渔业产业链的前端基础,多年来,受科技水平、思想认识和制度设计等诸多现实制约,我国远洋捕捞总体上还落后世界先进水平,且有些领域还存在巨大代差。尤其长期以来,行业内外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海洋捕捞装备越先进,捕捞强度就越大,资源利用生态压力就越大。这种观点导致行业安于现状,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粗犷式发展模式。尽管我国从购买二手远洋旧船起步,现已完成国产新船替代,但由于发展起点低,特别是群众远洋渔业资金实力不足,不仅船只吨位较小,海上生产环境艰苦,而且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劳动作业强度大,捕捞效率低。这与目前仍由西方主导的国际渔业规划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展现我国作为全球渔业大国的良好形象。提升远洋捕捞转型升级,是我国远洋渔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没有弯道捷径。强调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深刻揭示了破解行业难题的关键所在,更精准抓住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更能厚植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第二,远洋捕捞作为传统一产,“渔头工尾”,产业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根本。如果远洋捕捞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仅不符合“十五五”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形势,而且也不利于远洋渔业全产业链的更好拓展和价值链的提升。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能更好与现行国际规则接轨,更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增强话语权与底气。加快远洋捕捞转型升级,是中央高层顺应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大势而作出的英明决策,更彰显了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关心远洋捕捞的发展,2015年5月23日在舟山调研时,他就曾询问:“远洋捕捞多吗?休渔几个月?渔民生活水平不低吧?”远洋渔业是现代渔业提升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也有利于更好推动传统捕捞业转型,提升渔区经济繁荣发展,更好助力于渔区群众勤劳致富。

第三,渔界所至,海权所在,远洋捕捞事关国家海洋权益,是人类“问海要粮”,获取优质海产蛋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面对地缘政治压力、全球供应链不稳定,一些国家正试图逐步摆脱对外部水产品的依赖,打造更自主的渔业系统,沉寂多年后,日本、韩国和欧盟等相关国家现也不断发力,越来越重视远洋捕捞的发展,相应的公海捕捞船只数量不断增加,美国也重新开放太平洋群岛远洋专属经济区供本国渔船作业,其水产战略正在悄然转向自主捕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是新时期党中央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海洋强国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保持发展定力,展现奋斗姿态,具有十分深刻的发展内涵。

二、什么是现代化远洋捕捞,如何准确定义其发展内容?

个人认为,发展的现代化远洋捕捞是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前提下,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我国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其涵盖理念更新、制度重塑、装备升级、人才建设等多个维度,目标是构建绿色生态、科技驱动、供应稳定、体系高效、韧性强大、国际竞争力突出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贯穿从海洋到餐桌全流程,更好构建“蓝色粮仓”。

1753058803521027493.jpg

三、如何推进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

个人认为需要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推动行业跃升,重点从五个“更加”发力。

一是更加绿色生态。

生态捕捞、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市场经贸优势,借助其在世界渔业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经常设置一些有利于己方的国际规则甚至绿色生态壁垒来攻击指责遏制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标对表国际高标准规则,持续扩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融入国际体系,与此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重塑,在捕捞空间布局上,更好统筹经济与生态协同,并优化实施公海自主休渔等中国特色的海洋生态保护生动实践,推动全球渔业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迈进。

二是更加集约高效。

通过科技赋能、装备提升,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和行业数字化治理,通过增量升级,存量优化,改变多年来远洋捕捞劳动密集型的粗犷式生产方式,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吸收国际先进理念,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方向。

一是加快研制出安全、节能、环保、高性能的新一代远洋捕捞渔船标准船型,尽快缩小与西方先进远洋渔船在装备设施、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代差,二是加大支持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大型拖网加工船、鱿鱼金枪鱼捕捞及海上加工一体化新型渔船、大吨位低温冷藏运输船队的发展建造。三是按照安全、环保、生态、智慧、美观、舒适“六场景”标准,加快对现有小吨位单甲板远洋渔船的改建,优化船容船貌,改善生产生活设施、提升安全生产性能,减少人员配额,提高渔获质量,更好符合国际公约相应规则。

三是更加协同融合。

深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能级,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促进捕捞、加工、市场贸易及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相互融合,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要素生产率共同提升,发挥整体效能,做优捕捞一产,做强加工二产,壮大贸易三产,更好释放的行业综合效益,形成国际竞争力。

(一)切实提高产业体系韧性和安全水平,系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即使在受到封锁打压时也能维持有效运转,聚焦海上捕捞的重点环节与关键领域,保持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确保“捕的上、保的鲜、运的回、销的出”。(二)扩大做好精深加工,抢抓生物端制品药品研发生产新赛道,吃干榨净,提高远洋自捕水产品附加值,并积极做好全球市场品牌认证,构建产品信息行业可追溯体系,把握中国大市场的内需趋势,拓展符合国民消费习惯的新品开发。聚焦海外视角与全球变化,开发金枪鱼、鱿鱼新兴终端市场。

四是更加开放合作。

要以全球视野谋划远洋捕捞发展,深化多边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互利共赢。一是深化与“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渔业资源潜力国家的友好互利合作,广纳国际优质资源,更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二是强化国际合作,加强与日韩及我国台湾省、东南亚及南美、中西太平洋岛国的国际合作,拓展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支持远洋渔业企业走出去更好形成“跑全球、看世界”的能力,推动远洋渔业跨越国界的贸易往来、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培育发展一批像“丰群”、“东远”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服务企业,开展海上运输供油、贸易及劳务中介、修造船等生产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

五是更加规范有序。

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规范治理为保障。一方面,要推动行业集中化发展,鼓励企业集团化、资本化运作,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要因地制宜推进企业现代治理结构提升,破解当前舟山市群众远洋渔业分散经营、竞争力弱的低水平格局,但同时也要尊重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不能脱离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盲目“跃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健全新生代企业家接续培养机制,提升其战略思维与全球视野。与此同时,优化培训考试,扩大人才培养,完善用工保障机制,优化薪酬结构,加强以人为本,增强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提升跨国用工组织能力,推动外籍船员管理规范,探索好远洋渔业国际化用工新路子,加快培育一支人员供应充足、生产技能素质较好的远洋渔业产业工人队伍,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充沛人力保障。

四、推进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需哪些方面保障?

个人认为,推动远洋捕捞迈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必须形成多层次、系统性的支撑体系,舟山市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做好规划引领。立足舟山市远洋渔业资源禀赋和自身发展情况,科学做好“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舟山市要着眼打造“全国远洋渔业第一强市”目标,前瞻性把握行业形势发展变化和区域竞争,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引领全社会力量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重点要研究好新时期如何在全球进一步打响“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品牌影响和更好构建全国最大金枪鱼加工基地的行业长板,以及如何巩固提升全国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现实优势,并谋划好出台新一轮行业地方扶持政策,并争取省级扶持政策叠加,抓好落地实施。

二是突破政策瓶颈。坚持问题导向,争取上级支持,推动改革创新。

(1)向上呼吁适度扩大小吨位鱿钓、金枪鱼延绳钓和灯光围网渔船的更新吨位,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引进并选用新一代先进船型,另一方面改变当前鱿钓船只船价攀升,现行“拆多艘并一艘”更新规定,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的被动局面。(2)呼吁国家层面出台远洋捕捞渔船国家赎买、行业退出机制,提升远洋渔业企业经营抗风险能力。(3)建议强化与我国台湾省和中西太平洋岛国以及阿根廷等各方合作,增强大型金枪鱼围网和大型鱿鱼钓船的指标配额获取能力,并争取纳入远洋渔业管理体系。(4)呼吁舟山市新建的二十多艘五星红旗大吨位远洋渔业运输商船纳入农业农村部和交通部双重管理,更好满足欧盟卫生注册、资源回运、人员捎带等远洋渔业行业经营需要。(5)呼吁允许引进轮机类远洋外籍职务船员和我国台湾省的捕捞与轮机类的职务船员,更好丰富远洋骨干技术船员供应。(6)呼吁全免远洋捕捞船员个税。(7)呼吁整顿福建对台小额贸易,打击境外远洋水产品非法流入,并对鱿鱼、秋刀鱼一般输华贸易进口实施年度最大总量许可准入,更好保护广大远洋捕捞从业者的生计利益。

三是深化部门合力。以一条鱼千亿产业链打造为抓手,以推进发展现代捕捞业为机遇,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建议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牵头,会同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人民银行等部门专题研究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端制品药品研发生产、国内外大市场开发、远洋渔船修造及先进装备研发制造、远洋船员职业培训以及社会化保障、金融支持等各类优惠扶持政策,整合部门力量,更好形成政策扶持体系覆盖面。建议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会同海关、海事、边检、港务、公安、海警及定海、普陀区政府和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多方参与研究新的工作举措,加快远洋智慧母港建设,构建舟山市远洋渔业船只、人员、货物进出更为便捷、开放、高效的良好口岸环境,既擘画好发展“大棋局”,又找准攻坚“小切口”,加快把行业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1753058829437008802.jpg

风正帆悬,海阔天高。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通往海洋强国之路的时代答卷。我们要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务实奋进,奋力在深蓝大海上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蓝色篇章”。

来源:舟山远洋渔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