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官方网站!
时间:2025-05-26 16:10:40
“自2016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帮扶下,我村各项发展都有了显著提升,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村参与家乡建设。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村、主动回村,通过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让太坪村的每一个村民都富起来,助力乡村振兴。”湖南省永顺县颗砂乡太坪村党支部书记余斌说。
为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记者跟随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的调研组赴太坪村开展结对帮扶调研,调研组深入颗砂乡、太坪村考察水产养殖基地、贡米农耕文化馆、农产品特色展览馆、凤头鸭养殖场,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相关调查。
开展对口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太坪村位于颗砂乡东北部,全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5户2075人。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90后的余斌作为返乡创业的一员,自2021年接任太坪村书记一职。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郭睿告诉记者,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自2016年与太坪村结成帮扶对子以来,尽力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从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帮扶,先后协助太坪村新建稻花鱼养殖基地、大米油茶加工厂,捐赠办公用品及支持开展绿化改造等。今年年初,针对太坪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捐赠了专业技术手册、农业科普、文化读物等书籍500册。
据颗砂乡党委书记彭灵艳介绍,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多次赴太坪村开展结对帮扶、现场调研指导,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的家庭、居住、农作、收入等情况。按照产业规划,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积极引导太坪村发展稻鱼综合种养,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为太坪村村民开设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班,并组织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向太坪村捐款,助力太坪村村部以及办公设施建设。
据悉,依托“颗砂贡米”品牌优势,2017年,太坪村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帮扶下新建稻花鱼养殖基地,通过稻鱼共生模式提升农业和渔业效益,实现农渔业可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太坪村连续多年实施稻鱼综合种养项目,每亩增收2000元,带动138户596名村民脱贫增收,有力促进了太坪村村民民生改善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 带动村民致富
太坪村积极创新适宜乡村产业发展的产销模式,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通过“科技+合作+基地”的发展模式,实施“水稻+鱼”“水稻+鸭”“水旱轮作”的绿色生态循环种养,促进农牧渔业循环发展。
记者在太坪村颗砂贡米农耕文化馆看到,展馆墙上的图片展示了湘西土司文化原始农业发展历史、传统农业劳动作业使用的各种工具,产品馆里整齐排列着各类稻米及相关产品。
“我们的产品也分为多个等级,比如这一款就是专门在广东地区销售的,虽然价格比较高,但是消费人群很稳定,商品可以说一直供不应求。”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维月介绍说。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颗砂乡充分发挥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优质稻产业和渔业产业发展。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良种推广、集中育秧、统育统供、机械耕种、统防统治、机械收获、稻谷烘干、订单收购等方面对农户进行扶持帮助。合作社定期组织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指导,通过村集体组织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和订单回收合同,以高于市场价15%的托底价格进行保底收购,2024年,合作社共发展优质稻订单1.1万亩。同时,合作社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制定了耕、种、收等单个环节的菜单式部分环节托管以及全程托管的方案。通过发展优质稻产业,合作社优先安排建档立卡户的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全年雇请周边农民用工300余人,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就业,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与村集体签订委托帮扶协议,合作社每年可实现颗砂乡旭东村、太坪村固定分红12.6万元。
记者跟随调研组走进颗砂乡上马村轿顶山泉水养殖创建基地,十几个养殖桶整齐排列在宽敞的养殖厂房里,循环水过滤设备实时运转。当养殖基地技术人员把饲料撒入养殖桶时,养殖桶内的鱼争抢着跃出水面,水花四溅。
基地负责人田安全告诉记者,基地于2024年3月15日开始筹建,养殖的水产品种为鲈鱼、桂鱼、黑鱼等,现已基本完成试养。在养殖过程中,基地主要采用镀锌帆布桶的池塘高位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经循环处理后用于种稻,实现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基地现有商品鲈鱼6000斤左右,黑鱼、银鳕鱼、青波鱼苗各2万多尾,预计今年商品鱼产量可达1.5万斤。
针对基地水产养殖现状,调研组提出,养殖户可以在经济附加值高的水产品种上下功夫,带动周边更多养殖户开展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基地应该加强与水产科研院所的联系,让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在颗砂乡落地。
挖掘乡村潜力 注入发展活力
余斌对未来太坪村发展充满了信心:“太坪村交通便利,靠近万坪杉木河天然氧吧、塔卧红色旅游地、毛坝李烛尘故居,加上自身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优质稻产业发展壮大,具有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优势。下一步,太坪村将加强与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沟通和联系,以颗砂贡米发源田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加大品牌宣传,将优质稻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打造成以优质稻为主题的研学休闲路线。也希望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进一步加大对太坪村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技术指导力度,协助搭建电商平台或对接商超、企业等销售渠道,多层次宣传推介优质农特产品,提升品牌价值,扩大销售渠道,助力村民增收。”
针对下一步帮扶工作,调研组提出,颗砂乡、太坪村环境资源优越,利用环境优势发展特色农渔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养殖户看到广阔市场前景,养殖户才愿意参与到养殖生产中,因此,县乡村各级主管部门应该深入开展研究,选择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水产品种。乡、村党组织要团结村民、坚定信心、创新思路,立足生态优势挖掘特色农业潜力,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下一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将进一步强化与永顺县协作,支持提升渔政执法能力,继续深化与太坪村的结对帮扶机制,通过聚焦技术帮扶派遣专家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指导,并助力规划引导和困难解决,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和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协会将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号召,做好下一步的帮扶对接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渔业报